B665牛头刨床走刀及润滑系统改进

2013-04-08

赵新
(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工艺装备部)
  摘 要:通过对七十年代生产的刨床改进,提高了刨床的加工效率和利用率,大大降低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主题词:B665牛头刨床;快速移动;润滑;效率
  1 引言
  由于B665牛头刨床过去手动送刀方式水平移动,该方法由于效率较低、工作强度大,越来越不适应机床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工作效率,只能对机床走刀系统进行加以改进才能够既能保证生产的需要,又能够提高旧机床的利用率;机床本身的准确性和使用寿命的延长主要取决于是否合理的保养,而机床保养的主要内容在于正确和及时的对各摩擦面与传动系统的润滑,由于该机床是71年生产的机床,润滑系统较其他机床显得落后和效率较低,人工润滑4次/天,只有改变该机床的润滑系统工作方式,才能充分提高机床的利用率。
  2 工作台实现快速移动改进
  工作台快速移动主要是由动力源、齿轮Ⅰ-Ⅳ、支架、行程开关等来完成的,工作原理见图1,由于齿轮传动所传递的动力大、传动平稳可靠、效率大、寿命长,又能增速或减速,所以该机构采用齿轮传动,齿轮Ⅰ固定在电机上,通过电机带动(电机转速910r/min),齿轮Ⅱ、Ⅲ固定在支架上,由齿轮Ⅰ、Ⅱ啮合,传动比1:3,实现一级变速。齿轮Ⅳ固定在工作台丝杠一端,齿轮Ⅲ、Ⅳ啮合,变速比1:2.5,从而获得丝杠转速121r/min,实现了工作台的快速移动,为使传动平稳可靠,齿轮均采用渐开线圆柱直齿轮,具体参数如下:Z1=40,Z2=120,Z3=40,Z4=100,α=200,m=1。齿轮采用可拆卸式护罩保护,防止意外造成齿轮伤人,及保护齿轮正常运转,支架采用变距齿轮支架,通过一钢板加工而成,提高变距调整齿轮间隙,并易于更换齿轮。
  3 润滑系统改进
  改进后工作原理:在I轴处连接一偏心轮,由于电源启动后I轴始终处于运转状态,当I轴按图示方向旋转时,轴的转动带动偏心轮,导致柱塞上下运动,偏心轮每转动一转,柱塞往复运动一次,完成一次吸油和压油动作,柱塞向上运动时,润滑油通过油箱、滤油器、单向阀进入缸体,实现吸油工作;柱塞向下运动时,润滑油由缸体、单向阀、分油器到达各润滑点,实现压油工作,从而实现了机床各润滑点得到时刻润滑。缸体与柱塞之间采用密封圈和背帽实现密封,避免出现漏油现象,缸体通过焊接支架连接在机床油箱上部,柱塞由弹簧弹紧,与偏心轮紧密接触,实现柱塞运动平稳可靠。
  4 工作实施及效果分析
  通过机床改造后,实践使用情况良好,由于电机采用机床废旧电机修复后使用,齿轮、缸体、偏心轮、柱塞均为自制,成本低,如果这些配件外购所需资金约2500余元,仅此一项就可为厂里节省大部分资金,而且提高了旧式机床的效率及利用率,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宏钧.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徐 灏.机械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