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机轮轴承检查和维护

2013-06-03

  1、概述
  大多数轴承损坏的原因在于安装前和安装过程中搬运处置不当,外来物进入轴承、工作状态不适当、轴承调节不当、或者润滑不正确或润滑不充分。只有经定期地和正确地检查和维护轴承,才可使轴承有效工作。有关本附录中所用轴承名称,请参见图1。
  A 应在每次换胎时,检查轴承。
  B 使用Z小为150瓦的灯泡作为检查光源。
  C 使用放大镜检查所有表面。
  2、搬运处置注意事项
  在轴承损坏的原因中,搬运处置损坏名列前茅。在搬运处置时请遵循下列注意事项以使损坏减至Z小。
  A 不得使用冲子或锤子来安装或拆卸轴承外环,拆卸和安装轴承外环时请使用大修手册中所示的工具来支撑轮毂。
  B 不得跌落轴承锥和滚子组件,在作清洗准备之前,不得将轴承堆放篮子内,而应单层安放,并使大端或推力法兰面朝上。这样确保清洗时的任何碎屑不会沉积或聚集在轴承锥大法兰底边的释放沟槽内。
  C 使用单独的清洗箱来清洗轴承,以防止遭受其它被清洗零件的污染。
  D 在干净的酒精中漂洗。
  E 不得用蒸气清洗轴承锥或轴承外环,因为蒸气向高抛光表面提供热和氧气,从而腐蚀晶界,减弱结构,并导致过早失效。
  F 使用氮气或干净的干燥空气,干燥轴承部件。
  注意:在干燥轴承时,不能转动轴承,因为无润滑时的高速离心力将会划伤部件或造成其它方面的部件损坏,或者可能使滚子从保持架中甩出并且可能会导致人员伤害。
  G 在轴承外环、轴承锥和滚子组件清洗后1小时内,给它们涂一层防锈剂。用防护纸包裹并贮藏在干燥区域内。
  H 对于已打湿或已受潮的轴承部件,应立即进行清洗、干燥并涂防锈剂。
  3、检查程序
   以下是通用轴承检查程序。
  A 全面外观检查
  (1)检查轴承锥腔有否表明其已在轴上转动过或移动过的磨损迹象,如果25%以上的表面受到影响,则报废该轴承。
  (2)如果任何一个滚子碎裂(滚子表面裂开),则报废该轴承。
  (3)如果在任何部位,特别是在大直径端发生保持架朝内弯曲现象,则报废该轴承。
  B 滚子表面。使每一滚子转动一整圈,目视检查滚子表面。
  (1)如果滚子表面裂开,则报废该轴承。
  (2)对于不带蚀点的水锈斑,可用细金刚砂或细砂布予以去除。如果受影响面积超过1/4英寸2(6.4mm2),或者如果存在蚀点,则报废该轴承。
  (3)除非凹坑或击痕的深度能够用指甲感觉到并且长度超过1/32英寸(0.8mm),否则不需要报废轴承。圆珠笔也可来检查划伤或沟槽。
  (4)除非用指甲明显感觉到有环形划伤,否则不需要报废该轴承。
  (5)如果滚子体上有褐色带状纹,则报废该轴承。
  C 滚子端部。检查滚子大端有无过度磨损或水锈斑。
  (1)如果滚子端存在裂开、起皱、滚子表面处理端面切点处和半径上有锐边,金属啄点、划伤、变色或其它变形迹象,则报废该轴承。制造时所形成的滚子端面上的磨削痕迹是正常现象,不需要报废轴承。
  (2)如果滚子大端看上去有光泽和发亮,则此轴承可再次使用,如果滚子端的外观暗淡无光,则报废该轴承。
  (3)滚子小端上的刻痕或凹痕是可接受的,因为小端不与轴承锥凸缘相接触。
  (4)水锈斑的外观通常是黑色的,但也可能是淡红色的。如果受影响面积大于1/4英寸2(6.4mm2),或者有蚀点,则报废该轴承。
  D 保持架。滚子保持器或保持架不应断裂、弯曲、外表面无刻伤或磨损。通常,任何保持架损坏都必须报废轴承。
  (1)报废保持架弯曲的轴承。
  (2)报废有凹隙或凹坑的轴承。
  (3)报废保持架外部磨损的轴承。
  (4)报废保持架窝眼磨损的轴承。
  (5)若滚子大端与保持架相接触之处的保持架凸缘有磨损现象,则报废该轴承。
  E 轴承外环和轴承锥滚道。对滚道进行检查时需要用反光灯。
  (1)若有任何长1/32英寸(0.8mm)和深度明显的缺口,则报废。
  (2)若有任何部位裂开,则报废。
  (3)黄色、红色或蓝色的变色区域则表明过热,必须报废。
  注:由于润滑斑点而引起的变色,可用溶剂擦洗掉,过热变色则不能。润滑斑点是正常现象,不应报废。
  (4)滚子轨迹外观霜白色是正常的。轨迹一周应是均匀的,轨迹不均匀意谓着轮毂腔不圆或畸形。
  (5)若有严重磨损则必须报废。
  (6)若轴承外环松动,则拆下轴承外环并按大修手册修理轮毂轴承外环腔。
  F 轴承锥法兰。由于难于观察轴承锥法兰表面,请仔细观察法兰外径的横截面和法兰表面:
  (1)滚子头近旁过度磨损,则报废轴承。
  (2)过热变色,则报废该轴承。
  4、轴承损坏的原因
  除了搬运处置损坏之外,轴承损坏还可能有以下原因。
  A 外来物。轴承中Z常见的故障原因之一是由于外来粒子引起的磨损和擦伤或凹坑。
  (1)研磨性磨损:由外来物所引起,磨损滚子端、轴承锥凸缘、滚子体和滚道。轻微的磨损不会引起故障,但是严重磨损就会引起故障。
  (2)凹坑和沟槽:通常由残留在轴承和轮毂内的金属屑或大的污物粒子等硬粒子滚过轴承而引起。轻度擦伤、小型压痕以及表面无裂纹是可用的。
  (3)沟槽:由轴承内的碎屑或金属粒子所引起。轻度的沟槽是可用的。
  B 蚀刻(腐蚀)。蚀刻或腐蚀是Z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滚道和滚子上的细薄表面处理会使其易于受到腐蚀损坏。
  (1)由于清洗和干燥不彻底,或者由于油脂封严层磨损而导致的水或冷凝物聚积,可引起刻蚀。
  (2)可用细金刚砂或细砂布去除无蚀点的表面锈斑。如果存在蚀点并且不能抛光,则不得使用此轴承,因为将会立即出现碎裂。
  (3)某些线状蚀刻,可能被错认为是滚子滚道表面上的裂纹。这些线状蚀刻实际上是一系列小的蚀点,如果继续使用,将会扩展成裂开或易剥落区域,报废有此种缺陷的轴承。
  C 不合适的润滑。油脂缺乏、油脂太少或使用不正确的油脂,可能导致润滑不合适。不正确的预加载会加快损坏润滑不正确的轴承。
  D 预加载不正确。由于过份的预加载,可能导致与润滑不足相类似的损坏,可能出现过早的疲劳损坏。过小的预加载可能会损坏滚子末端。
  E 凿痕和凹坑。出现在轴承表面凿痕、凹坑或滚子末端磨损,将导致损坏区域周围金属材料隆起。在使用过程中此处的高应力将会导致过早的开裂,直接影响是轴承运转粗糙并有噪声。
  F 轴承外环或轴承锥装配不合适。为了获得合适的轴承性能,应遵循推荐的轴承外环和轴承锥装配要求。轴承外环在轮毂内松动,将会导致轴承外环座转动和磨损,以使配合变得更松,然后轴承外环可能变形或脱落,并且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裂纹。
  G 压痕和冲击载荷。短周期的极重冲击载荷,可导致轴承滚道表面变形或沟槽,这是真正的金属畸变而不是如同摩擦腐蚀那样的压痕磨损。
  5、润滑
  A 只能使用下列飞机轴承润滑脂:
  (1)壳牌#22、美孚#28或美孚SHC100。
  (2)也可用壳牌#5代用。
  B 极力推荐采用压力方法来润滑机轮轴承,以确保在关键部位有更为平均的油脂量。
  C 没有轴承压力润滑设备时,才可用手动方法向轴承施加润滑脂。将相当多数量的干净、无水份的油脂置于一个手的手心内,另一个手握住轴承,并把油脂压入轴承锥和滚子之间,确保滚子轨迹被充分覆盖,在滚子外面擦一层油膜。完成后,将轴承放好,以免轴承油脂受到水气或其它外来物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