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卫新 李金鸿
(军事交通学院,95886部队)
滚动轴承的损坏形式与原因 ①轴承变成蓝或黑色。这是使用过程中温度过高被烧引起的。此时,若几何精度和运动精度尚好,应检查硬度是否尚好,其方法是:用锉刀锉削轴承外圈圆角部分,锉不动,说明硬度尚好,轴承仍可以使用;能锉动,说明轴承已退火,不能继续使用。②运转时有异响。可能是滚动体或滚道表层金属有剥落现象引起,有时也可能是由于零件安装不当造成。③滚动体严重磨损。原因是滚动体不滚动,产生滑动摩擦,导致磨损;或者是轴承温度过高,致使滚动体过热而硬度显著降低,加速磨损。此外,机械振动或轴承安装不当,也会使滚动体挤碎。④工作表面锈蚀。此种损坏一般不是使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防潮,或润滑剂变质和含有水分,或密封不严进水而造成的。轴承工作表面的锈蚀,将会过早地出现麻点和剥离。锈蚀生成物及泥水,润滑剂等混合在一起时,会形成磨粒磨损,加速损坏。
滑动轴承的损坏形式与原因 ①异常磨损。主要原因是超载或超速运行,轴承润滑不良,润滑油杂质的含量过高或中、大颗粒的杂质过多。轴承与轴颈磨合不良。②擦伤。轴承处于摩擦状态下,轴承摩擦副工作表面粗糙微体呈固相接触;在流体润滑状态下,润滑介质中大颗粒的杂质穿破润滑膜并与摩擦副工作表面粗糙微体呈固相接触,当摩擦副工作表面相对滑动时,在剪切作用下,使轴承减摩材料脱落,即为擦伤。③划伤。硬质杂质颗粒在轴颈的驱动下,在轴承工作表面沿轴颈运动方向或杂质运动方向形成一条较深的沟痕,即为划伤。造成划伤的主要原因有轴承装配时污物的介入,润滑物中含有硬质大颗粒杂质,轴承表面有磨削等。④疲劳损伤。在过高的交变应力作用下,轴承的承载层产生裂纹,并发展到裂纹闭合,导致产生材料剥落现象,即为疲劳损坏。形成疲劳损坏的主要原因有设备超负荷运行,装配不良引起的轴承边缘载荷或局部应力过高,应力集中等。
来源:《汽车运用》201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