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明斯柴油机烧瓦抱轴故障原因及预防检修

2013-11-20

蒙留记
(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安徽蚌埠 233011)
  摘 要:分析了康明斯6BT、6CT柴油机烧瓦抱轴产生的原因,对故障机理、预防措施、检修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康明斯柴油机;烧瓦抱轴;预防检修
  
烧瓦抱轴是轴瓦合金层剥落损伤,与轴颈粘结在一起。烧瓦抱轴使曲轴变形损坏,轴瓦报废,给柴油机造成致命的损伤。
  1 产生原因
  1.1 机油品质差、黏度级不当
  康明期6BT、6CT柴油机热负荷和压力大,工作条件苛刻,在轴瓦和轴颈摩擦副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润滑油膜。机油有不同的等级,若不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选用,甚至加注劣质机油,导致润滑条件恶化,会造成烧瓦抱轴故障。
  1.2 油温过高,润滑不良
  机油经常与高温机件接触,温度很高,若机油散热器工作不良,温度过高,逐渐产生氧化变质,黏度和压力降低,使轴与瓦之间的润滑条件变坏,很容易引起烧瓦抱轴;油压感应塞或线路损坏,机油泵损坏,润滑系管路破裂,滤清器芯太脏等,会使油压过低, 润滑不良,造成烧瓦抱轴。
  1.3 以修代保,不定期维护
  不注意平时保养,不按油质和规定的行驶里程更换机油,不按使用要求定期维护,而是使用不保养,等到损坏才修理,以修代保,甚至机件损坏还凑合着用,导致轴瓦事故。
  1.4 轴瓦品质低劣,检修不当
  检修时选配的轴瓦品质不高,规格不一致,薄厚不均,表面不光洁,瓦盖高度不符合要求,各轴颈直径差过大;装配时不清洁,金属微粒和灰尘杂质粘附在轴与瓦之间;瓦盖螺栓扭力过大,装配间隙过小,降低了机油流量,使润滑不足,局部干摩擦,容易烧瓦抱轴。
  1.5
违章操作
  柴油机长时间高速全负荷运转;冷起动后或熄火前猛轰油门;山区陡坡低挡大油门;油压过低,报警灯亮,照样行驶;超载高速使轴与瓦形成边界润滑;水温和机油温度过高,不及时降温,反而高速熄火滑行,使油压突然降低,流量减少或中断,高温的轴瓦得不到冷却和润滑造成黏着磨损。
  2 预防措施
  2.1 机油品质和黏度要达标
  按照通用API(美国石油学会)质量标准,机油分为CA,CB,CC,CD个等级,按通用的SAE标准,机油黏度分为6个等级。康明斯柴油机适用CD级15W/40高级机油,这种机油能防止高温沉积、锈蚀及腐蚀;其使用温度范围为-15℃-40℃。此外,可根据汽车行驶区域和使用温度选用机油,其凝点应低于环境温度5℃-7℃。
  不同牌号但具有相同品质和黏度等级的柴油机机油可互换用,但不能混合在一起使用。康明斯6BT、6CT柴油机应根据使用条件和技术状况等因素确定换油周期。按行驶里程确定换油期时,良好的运行条件为14000km以上,一般运行条件为12000km以上,较差运行条件(风沙、尘埃、旧柴油机等)为9000左右;用油质仪检测确定是否换油时,污染指数达5.0-5.5就要更换;无检测仪时可感观检验,取机油样用手指捻搓,有细粒感则证明杂质较多,取少量机油放置一段时间后,上层油色变淡,显示的花纹混浊乳化且有燃油味,则为严重污染,应更换;检验油泥量,取刚停机的机油100g放入杯中,用200g干净无Pb汽油稀释,用130mm×130mm
的普通滤纸过滤,再将滤纸上的沉淀物晾干,称其质量若超过5g应更换。换油时应清洗机油池和集滤器并更换机油滤清器。
  2.2 适时保养,合理操作
  经常检查机油油面高度,定期清洗滤清器和疏通油道。注意仪表盘上的油压警告灯,灯亮或蜂鸣器响,应熄火15min后检查油面,过低给予补充,再起动发动机灯熄为正常,否则应对润滑系进行检排。冷起动前,用起动机带动发动机空转数圈,待曲轴颈与轴瓦建立润滑油膜后再起动。冬季起动,机油应加温,以减轻轴瓦转动阻力。汽车行驶中应注意机油温度,保持发动机水温在80℃-90℃,因机油散热器冷却水与发动机冷却系相通,油温过高,应及时检查。刚起动后和熄火前禁止猛轰油门。
  3 故障检修
  发生烧瓦抱轴故障后,应对发动机拆检、对曲轴和轴瓦进行检修。
  3.1 曲轴的检修
  曲轴裂纹常发生在轴颈与曲臂处,裂纹很细,可用磁力探伤仪检验。无探伤仪时,将洗净的曲轴放在煤油中浸泡15min,取出后擦净;然后在轴颈表面撒上白粉,用手锤分段敲击非工作面,震动后出现油迹,则说明此处有裂纹。轴向裂纹经光磨后消除可继续使用,横向裂纹或断裂则应更换曲轴。
  检查曲轴弯曲程度的方法如图1a所示。曲轴的直线度在0.10mm-0.15mm内,可结合轴颈磨削加以校正;曲轴弯曲度过大需用冷压法校正。
  曲轴扭曲的检验如图1b所示。将连杆轴颈转到水平位置上利用K 型规分别测量同一方位上的两个连杆轴颈的高度差,Z大值为扭曲度。其值小于8°时采用磨削轴颈予以校正;当扭曲大于8℃时用液压扭力杆扭转校正。弯扭严重无法校正时,应予更换。
  用外径测微器测量轴颈的圆度和圆柱度。当圆度超过0.05mm,圆柱度超过0.013mm时,应磨修轴颈。其修理级别通常为0.25mm和0,50mm两级,应根据磨损量和伤痕确定磨修级别;主轴颈和连杆轴颈可以选择不同的修理级别,但同一曲轴的3道主轴颈或4道连杆轴颈应选同一修理级别。磨修后的轴颈圆度和圆柱度都应小于0.005mm,还应进行表面处理和动平衡试验,允许不平衡量为600g.mm。
  3.2
轴瓦的检修
  按照轴颈的磨修尺寸,选用同级别新轴瓦,对选用的轴瓦进行厚度的检测。
  轴瓦装入座孔内,上下两片的每端应高出轴瓦座平面0.03mm-0.05mm(见图2),确保轴瓦与轴承座紧密贴合。过长应用平锉修磨无定位突榫的一端,过短应重新选配。
  轴瓦背面无斑点,粗糙度Ra为0.8μm,突榫起轴瓦定位作用,若过低,应用尖铳铳出合适的高度,若突榫损坏,需另选轴瓦。将轴瓦放入座孔内,其曲率半径应大于座孔的曲率半径(见图2),当装入座孔内,靠自身弹力与轴瓦座孔紧密贴合,有利于散热。敲击轴瓦背面应无哑声,证明合金与底板结合牢固,否则应另选。
  主轴颈与轴瓦配隙为0.041mm-0.119mm,连杆轴颈与轴瓦配隙为0.038mm-0.116mm。过大或过小应另选轴承。测量配隙可用量缸表和测微器,也可在间隙中垫一层厚度合适的软金属,装配压实后直接测量其厚度。
  各道主轴瓦的中心线要在同一轴线上。同心度检查时拆去主轴瓦盖,抬下曲轴,观察各轴瓦接触部位是否一致;若相差不大,可微量修刮轴瓦;若有的
轴瓦接触过重,有的不接触,应检查主轴瓦座孔的同轴度或重新选配轴瓦。
  4 复装要求
  清洁所有零部件,并用压缩空气吹净曲轴及各润滑油道;给主轴承盖和螺栓螺纹上涂少许机油,从中间向两边分3次依次扭紧,第1次把所有螺栓扭紧力矩为50N.M,第2次用80N.M扭矩扭紧,第3次把所有螺栓扭转60°。检测曲轴轴向间隙,标准为0.127mm-0.335mm;转动曲轴,应无卡滞和碰擦现象。把活塞顶部“FRONT”标记朝向发动机前方,给连杆组和轴瓦涂少许机油,按原配瓦盖装复,以55N.M扭矩扭紧,再将螺栓扭转60°紧固。检测连杆与曲轴臂端面侧隙应为0.10mm-0.30mm,旋转曲轴应无卡滞。
  5 结束语
  一旦发生烧瓦抱轴,驾驶人员应迅速作出判断,
不能继续运行,以免发生柴油机拉缸和捣缸的严重事故。坚持定期检查,保持良好的润滑,正确使用柴油机。发现异响,尽早检排,防止烧瓦抱轴的发生,使柴油机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参考文献:
  [1]王本善,顾焕荣.汽车维修教材[D].天津:解放军运输工程学院.1996.279
  [2]姚春风.柴油汽车使用与维修指南[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21
  [3]蒙留记.柴油机检修教程[D].蚌埠: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1998.35-39
  [4]陈湘珍,汪胜.康明斯6BT维修[D].北京:解放军总装保障部.1999.23
  [5]蒙留记.柴油机维修实习指导[D].蚌埠: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1999.81-87
来源:《车用发动机》200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