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钢中板厂十一辊矫直机支撑辊滚动轴承失效原因分析

2014-02-26

郑星光
(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新余 336501)
  摘 要:通过对四重式十一辊钢板热矫直机滚动轴承的失效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延长矫直辊系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滚动轴承;疲劳剥落;交变负荷荷;油气润滑;腐蚀
  1 前言
  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中板厂(简称新钢中板厂)于1994年技改上了一套与四辊轧机相配套的四重式十一辊热矫直机。支撑辊轴承采用调心滚子轴承(3E172828Y)。润滑方式为油气集中润滑,气动泵的供油量为2cm3/行程,气动泵的Z大工作压力为4MPa,压缩空气压力为0.4MPa,耗气量为140m3/h,油气润滑系统每小时总需油量150cm3,气动泵工作时间为6s,停顿时间为23s(可调)。
  随着新钢中板产量的逐年大幅度提高,品种和规格的不断扩大,矫直机支撑辊轴承的工作环境差,温度高,负荷大。支撑辊轴承的失效,必然导致Z终更换矫直辊系。
  2 失效形式分析
  2.1 疲劳剥落
  疲劳剥落是滚动轴承的工作表面因滚动疲劳引起的鳞片状的剥落。支撑辊滚动轴承工作时,滚动体与内圈(或外圈)所受的负荷都不是恒定的,而是随
着轴承的运转周而复始地变化着。这种负荷为交变负荷;又由于滚动体与内圈(或外圈)的接触面积很小,使得接触应力很大,在较高的转速下,在巨大交变接触应力的多次反复作用下,金属便会发生疲劳。开始,在应力集中的部位产生可见微小裂纹,由于润滑油的作用和金属腐蚀,使裂纹逐渐扩大,当扩大到一定程度时,表面金属便会产生剥落,形成凹坑,类似麻点。长期的运转,会使剥落的积累达到使轴承失效的程度。我们在拆轴承时,会经常出现内或外圈阴谋滚动体表面有麻点和一块块金属剥落,这一是金属疲劳剥落的现象。
  滚动轴承的疲劳剥落如果在轴承长时间运转之后发生,应视为自然损坏,若想延长其使用寿命,可以采用提高轴承的洁净度和降低各种原因引起应力集中,改善工作条件等一系列措施。如果在轴承的使用中期或前期发生,应视为非自然剥落,则要进一步寻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2.2 非自然剥落
  非自然剥落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发生在轴承使用中期或早期的剥落。产生非自然剥落的主要原因
为安装不当所造成。
  2.2.1 安装时,轴和外壳的挡肩对配合不垂直,或者由于轴弯曲,使内外圈相互歪斜,都会造成滚动表面接触应力过大,导致剥落。
  2.2.2 由于安装歪斜以及敲击时用力过大,使内或外圈滚道受伤。
  2.2.3 轴承安装过紧、过松,也会造成轴承的早期剥落。
  解决轴承安装不当的途径主要有:根据矫直负荷的大小、方向及性质等,合理选择轴承类型,配置及精度;根据支撑辊轴承在矫直机的使用情况,合理地选用轴承与轴的配合性质及公差等级;根据轴承类型、结构、尺寸和配合性质,选择适当的装配方法和工具;严格按照轴承装配的规则进行装配。
  2.3 磨损
  支撑辊轴承工作时,滚动体与辊道之间主要运动是滚动,很少滑动。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轴承零件的磨损并不严重。但当杂质侵入或润滑不良时,磨损一会急剧加速,导致Z终轴承失效。
  2.3.1 杂质侵入
  当混杂在润滑油中的杂质微粒(砂子、脏物等),压缩空气过滤精度不够或过滤失效后,油管生锈,清洁不净,机加工铁屑等异物以及轴承密封失效后水和氧化铁渣(皮)侵入支撑辊轴承时,就会在辊道和滚动体上发生磨料磨损。在这种情况下,看不到金属的剥落,只是在工作表面上看到不均匀的划伤。由于磨料磨损,内或外圈与滚动体之间的游隙增大,辊道失去光泽,并出现不均匀的划痕。
  2.3.2 润滑油不足或变质
  在润滑油不足或润滑油变质时,轴承润滑得不到保证,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由于轴承工作中产生的热量不能通过润滑油带走,轴承就会因过热而丧失原来的机械性能,硬度大大降低,因此磨耗极为迅速,破坏了轴承的正常工作。
  2.3.3 使用不当
  应该指出,轴承的剧烈磨损主要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因此,在轴承使用中应保证轴承密封装置安装的可靠性,对轴承工作状况及冷却、润滑状况进行系统监测,保证轴承在良好的冷却、润滑状态下工作。
  2.4 破裂
  支撑辊滚动轴承破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疲劳引起的破裂,另一种是安装不当引起的破裂。
  2.4.1 疲劳所致
  滚动轴承零件受极大的交变载荷。由于轴承的材料缺陷或其他原因,致使轴承某个部位发生应力集中,当应力大于强度极限时,该处就会发生微小裂纹。交变载荷的持续作用和润滑油的油楔作用,致使裂纹不断扩大,当裂纹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破裂。新钢中板厂2003年8月份换上的一套辊系,由于支撑辊轴承是委托外单位采购、组装的,没有把住材料质量关,致使换上后使用不到一个月,就陆续出现轴承破裂,Z后不得不更换辊系。
  2.4.2 人为造成
  造成轴承破裂的更常见的原因是人为的原因。如拆装时硬性敲击以及硬质微粒杂质(如砂子、铁屑、电焊渣子等)侵入轴承内部等,都可能引起内外圈及保持架等破裂。
  解决轴承破裂的主要途径:严把轴承质量关;严格按轴承装配制度组装。
  2.5 腐蚀
  在轴承零件表面形成暗黑色的斑点和溃烂便是腐蚀现象。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有:湿气或水分侵入轴承内部;使用性质不佳的润滑油也能引起腐蚀;还有一种腐蚀叫接触腐蚀,它主要发生在不旋转的内外圈和滚动体的接触表面上。解决的主要途径:保证轴承密封的完好和及时排尽压缩空气中的水分,避免湿气或水分进入轴承;严把润滑油的质量关;安装后支撑辊能在销轴上灵活转动,并和支撑辊贴紧和转动。
  2.6 胶合
  支撑辊轴承由于使用维护和保养不当或密封润滑不良等因素,引起轴承早期磨损、胶合。胶合的主要原因有:负荷过大;轴承的原始缺陷;轴承自身的不可靠性;冷却不良;密封不良;润滑不良。
  解决的途径有:严格工艺纪律,不该矫的板子坚决不能矫,避免超压下量矫直;保证冷却和润滑处于良好状态,减少轴承内部发热;保证密封的可靠性;严把轴承材料质量关。
  2.7 其他损伤
  2.7.1 火花熔融
  如电流通过轴承,在辊道和滚动体的接触点上,电流通过很薄的油膜而引起火花,造成局部表面熔融,使辊道上出现坑疤。这些小坑由于磨损逐渐扩大,直至整个轴承破坏。
  2.7.2 保持架损坏
  保持架由于磨损、破碎及折断等使得轴承不能使用。
  2.7.3 残碰吸附
  由于残碰造成金属碎屑的吸附,而使轴承受到损伤等。解决的主任途径有:避免电流通过轴承,以防产生电蚀;对有残碰的轴承座进行退磁,防止金属碎屑的吸附。
  3 结束语
  自改造以来,对矫直机支撑辊轴承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分析,查找原因,进而采取防范措施,使得原先矫直机辊系的设计使用寿命由20万t/套,延长到现在的60万t/套左右,节约了设备成本。

来源:《山东冶金》2004年第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