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7
摘 要:针对轴承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锈蚀情况,进行合理的锈蚀原因分析和锈蚀鉴别,并有针对性地提供Z佳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切实做好轴承生产过程的防锈工作。
关键词:轴承;配件;锈蚀;防锈
1 前言
轴承生产过程中的防锈工作很重要,它是保证轴承质量的重要环节。做好轴承生产过程的防锈工作,必须掌握轴承防锈的基本知识,了解轴承锈蚀的机理,熟悉轴承常见锈蚀类型,以及轴承锈蚀的鉴别方法,细致分析研究可能产生锈蚀的条件和因素,有针对性地提供Z佳的解决办法和预防措施,有效地做好防锈工作保证轴承生产质量。
2 防锈基本知识
为了更好地分析和鉴别锈蚀的原因和现象,应掌握必要的防锈基本知识。
2.1 腐蚀性介质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接触过的潮湿空气、手汗或脏物,经加工后残留在金属表面的水份和酸、碱、盐类等腐蚀性物质,都是可能导致轴承锈蚀的媒介。
2.2 各种金属的耐锈蚀性能
生产中Z易锈蚀的是生铁、碳素钢及结构合金钢等,其次是铜合金及某些镀层。不锈钢、高温合金及钛合金只在特殊环境条件下才会锈蚀。
2.3 产品Z容易锈蚀的部位
实践证明,产品上容易接触、粘附和积存腐蚀性介质的部位是:沟槽、缝、孔、棱边、接合面、手接触面、停放面等,产品较粗糙的表面、新加工面及新鲜表面,如喷砂、抛光表面等,都是易锈的部位。此外,产品碰伤、划伤及磨伤(俗称“三伤”)处也容易引起生锈。因为“三伤”处的表面光洁度变差,有些呈不规则的线状“凹坑”,容易积存脏物,成为腐蚀的中心。
2.4 常见的轴承锈蚀类型及特点
(1)片状黄锈。特点:面积大,深度浅,容易发现。
(2)蜂窝状孔锈。特点:锈蚀处块状较大,表面突出,色黄疏松,表面的黄锈易擦去,但黄锈下有呈蜂窝状的黑色锈坑,称为孔锈。
(3)指纹锈。特点:其锈蚀外观呈指纹印状。
(4)黄印锈。特点:深度浅,外观呈黄色油印状,很易用砂布擦掉,且擦后没有锈坑伤痕。
(5)黑印锈。特点:外观呈黑色油印状。黑印锈开始时可以擦掉,但时间久了就会产生锈坑疤。
(6)黑点锈。特点:这种锈蚀在外观上形式多样,面积较小,但深度大,不易察觉,且不易擦掉。
(7)由“三伤”引起的锈蚀。“三伤”指轴承的碰伤、划伤、磨伤。“三伤”处易出现黑色点状锈蚀。
3 容易引起锈蚀的原因
3.1 场合和环境
通常酸洗、热处理、电镀、焊接、喷漆、电解等车间比机械加工车间易引起锈蚀。因这些车间工作环境较差,腐蚀性介质较多。比如:轴承制品在盐槽热处理后,没有把残留的盐斑彻底除净;或经过表面处理(电镀、电焊、酸洗)后没有把电镀液或酸洗后的残液清洗干净,都极易造成锈蚀。
3.2 工序
一般认为,机械加工车间的酸印、电解抛光、化学除锈、冷轧、手接触加工工序(赤手取拿零件或用脏污的手接触产品,因手汗和污物而引起锈蚀)、不用润滑冷却液加工的工序,检验车间和装配车间的各个工序以及加工周期较长的工序和组合工序等,这些都是比较容易引起锈蚀的工序。
3.3 温度、湿度
钢铁的临界湿度在65%左右,在临界湿度以下,金属的锈蚀速度很慢,当相对湿度超过临界湿度时,金属的锈蚀速度会突然上升。据有关文献记载,相对湿度高于临界湿度时,温度每升高10℃,锈蚀速度提高二倍。温度变化较大时,金属表面产生凝露会大大加快锈蚀速度。特别是在每年7-10月高温多雨季节是轴承及轴承配件锈蚀的多发季节。例如:零件堆放在地上或潮湿的地方,或用汽油洗涤后没有马上吹干,遇到较大的湿度时零件表面凝结水滴,引起锈蚀;将零件存放在脏污、潮湿的木箱中,或用吸湿性较大的布类纸作铺垫,因湿气或油污等引起生锈。
3.4 防锈原材料的性能质量和使用方法
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防锈原材料的性能质量不过关或使用方法不得当,都可能直接导致产品锈蚀造成严重后果。
3.5 管理不到位
违反防锈工艺规程和防锈管理制度,或者没有执行防锈措施都极易引起锈蚀。如:产品该退磁清洗的没有退磁清洗,机床使用的冷却液配制不合理,使用不合格的防锈材料或变质发臭的冷却液和乳化液等,造成锈蚀;不注意搞好车间的环境卫生和文明生产,干活时机器的振动引起尘埃、纱头、油雾等物飞扬,这些物质落在制件的表面,造成介质腐蚀;将不同金属制成的零件堆放在一起,在潮湿的大气中导致电化学腐蚀;零件经过研磨膏研磨、抛光膏抛光、打酸印、砂纸打磨或喷砂后,没有及时清洗和油封,因而造成锈蚀等等。
4 分析产生锈蚀的原因时应注意的问题
(1)轴承制件上的缺陷是否符合发生锈蚀后的外观特征。
(2)锈蚀发生的环境条件,即锈蚀发生的具体场所(或工序)接触了何种物质等。
(3)锈蚀件的金属材料牌号以及这种材料在常用工作介质和大气中的耐腐蚀性能。
5 锈蚀鉴别及一般去除方法
锈蚀的鉴别方法大致有外观放大法、擦拭法、有机溶剂及酸液溶解法、化学法等多种方法,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方法鉴别。
除锈则应根据轴承制件锈蚀的发生部位、锈蚀发生的轻重程度及其尺寸配合是否有一定余量等条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决不能教条主义。一般除锈的方法有机械法、化学除锈法及电化学除锈法等多种方法。
6 轴承生产过程的锈蚀预防措施
为了杜绝重大的轴承及轴承配件锈蚀事故和减少经济损失,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预防措施:
(1)从上到下加强防锈意识,加强各生产车间的防锈管理工作。严格贯彻执行轴承及轴承配件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关防锈工艺规程,切实落实好防锈工作,做到序序防锈、序序无锈。防锈工作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意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经长期实践证明,大部分的锈蚀事件均是由于防锈意识淡薄、没有落实好具体防锈工作引起的。
(2)严把进货关,一定要从正规生产厂家买进防锈用化工原材料,必须有相关生产厂家的质量保证书;同时加强进厂防锈原材料的化验把关工作,严把质量关;另外还要加强工序间定期化验监控把关工作,这其中包括三水(冷却水、清洗液、防锈水)常规化验及各种使用油品的定期检验等等工作。
(3)认真做好轴承及轴承配件定期防锈工作。其中包括工序间日常防锈和库房定期防锈。
(4)相关防锈新工艺(包括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的制定应合理有效。通过实际应用的试验,得到相关优异证明数据以后,合理制定轴承生产过程中的新防锈工艺及有关技术规程。一般应根据轴承的具体要求,选择某些优质防锈材料、工装设备以及操作方法等,以保证轴承在各道工序过程中不致产品锈蚀。
(5)举办“防锈基础知识”培训班,对基层防锈工程技术人员定期进行防锈技术培训,对工人也经常开展防锈基础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强防锈意识,使人人都认识到锈蚀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掌握必备的防锈知识,更好地解决一些日常实际问题,避免重大锈蚀事件的发生。
(6)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开展研制各种新型高效节能环保防锈用化工材料的工作,其中包括各种润滑冷却液、清洗液、防锈液及相关使用的油品等的研制开发。
7 结束语
防锈工作应以“防”为主以“除”为辅。由于锈蚀的产生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经过综合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防锈措施保证轴承质量。